Aug 25, 2007

台北之旅 雜絮篇

4/13

作夢也沒想到,我竟被迫回到台北,也許是一個半月,也許三個月,也許一年,但實實在在的,我又在台北了。

再次走在熟悉的街道上,同樣的行進方式,卻感到不同以往的陌生與慌張,這明明是我曾經生活過兩年的地方不是嗎?我識得路,也有許多親朋好友住在這,卻不能給我任何安全感,就算一個人走在Florence的街道上,也可以非常自在,倘佯在中世紀古城的深夜情調,任何一個旅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親切的歡迎。

怎麼反而在台北這個充滿華人的都市,卻無法放鬆自己去享受這一個多月來難得的一個人行進,是因為太寂寞了嗎?


4/15

這實在是一件必須嚴肅看待的事。

新訓不過短短一個月,怎麼再次「回到社會」,會發現這個月似乎能隔開兩個世界,NBA的排名,新的專輯,下檔的電影,炒熱的抗議事件。儘管這許多新資訊確實讓人吃驚,但想重新與世界接軌也並不困難,況且「不知道」日子一樣能過,真正改變的,是自己的需求。

一個月的極簡生活,將過去的多餘的物質一件件剝下,讓我有機會看到真正的需求為何,歸於無的赤裸,才知道那些原本就可以捨棄,而那些卻必須重新牢握,好好珍惜。

我們都過得太複雜了,不停歇的消費行為麻痺了我們的神經,使我們擁有過多的物質享受,反而忽略了更多金錢無法購得或是能提升生活水準與品質的東西,非常八股的說法,但越八股代表這種觀念流傳越久,越值得重視,不是嗎?


4/16

專訓的日子也開始失去鮮味,我的確是沒耐性的人。

這次留在台北一個半月,也許更久,一開始的失望情緒也漸漸淡了。想想,這可能是給我一個機會,彌補之前沒有好好利用在台北的時間。

在有限的時間內,反而可以完成更多事情,兩年都沒去的基隆廟口,第一個禮拜就去了,隔天還去了慈湖謁靈,大溪老街。

生命之所以有限,就是讓人們得以成就無限!


4/17

突然覺得,很想聽到吉他鋼琴的音樂,課堂的短片喚醒我的喜好,我沒有特別偏好什麼類型的音樂,唯獨單一樂器的演奏,我只想聽這兩種,我是需要音樂的。

都25歲了,生命也經歷了不少階段,雖談不上閱歷廣博,至少也不至於目光短淺,碰上的人,大致都能預測會擦出什麼火花,成為好友,或只是玩樂上的,又或者不甚熟,但也許會保持聯絡,這種種可能性,最後也都八九不離十。

離開澎湖,又必須建立各種社交關係,開拓新生活,多少帶點被動,卻還能樂在其中,也就不算壞。

總說自己喜歡流浪,現在更能肯定,能自在的流浪,是因為有根,累了知道可以往哪去,如果沒有根,卻必須過著漂泊的生活,心裡想必不輕鬆,怎麼可能樂在其中,失根的人,會渴望找個地方,建立自己的家園才是,但這都是我的臆測。

我能如此自在,卻也明白能回家最好,我的血液並沒有那麼渴求流浪吧!也許35歲就是安定的時候。


4/19

美人年華有限,珍惜美麗的短暫。如果沈魚落雁、閉月羞花是亙古永恆的,沒有人會思念西施、王昭君、趙飛燕…

到台北第一次溜達的地點,就是捷運劍潭站附近的「三腳渡」,而將近三年後的現在,我竟然在這裡慢跑,感受台北河堤阻礙了人們與河水親密接觸的可能性。

儘管我們都知道人生有無限可能,機緣的變化總是出人意料,但是在事情沒發生以前,我們也許都相信:人生就這樣了。以為自己思想開放,碰到什麼都可以視為平常,但這一個多月還是帶給我太多的刺激,深刻體會到人的多樣性。


4/21

喝醉真的是一件很不有趣的事,雖然這是第一次在夜店玩的這麼放肆,以後還有機會也要不藉著酒力的狀況下才行。

吐了六次,最後兩次是將喝下去的溫水全吐出來,像是在洗胃一樣,整個早上在胃不舒服且精神不濟的狀態下度過,真搞不懂怎麼會有人喜歡把自己弄醉。

希望自己真的能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了,這一個半月的受訓,就像潛能開發課程一樣,規律、有壓力的團體生活,認識這許多人讓我的見識與胸懷都更開闊了。


4/28

虛假的美,真實,與真實的美,是不同的。

之前在台北兩年,一開始的確對台北街頭有這麼許多美麗的女子感到驚喜,色狼們相邀逛街也成了經常性的活動,甚至後來還能依自己當天的喜好選擇要前往何處,但這樣的嗜好並沒有維持太久。後來大概想出一個原因,這些美麗的性質都太相像了,缺乏獨特性,眼睛為之一亮的很少,當然歸因為習慣,或是該死的胃口被養大,也都說的過去。

但現在想來,似乎另有原因。因為那些都是虛假的美,是經過掩飾與改變之後的美,沒錯,都是化妝過後的美,但真的只是因為化妝嗎?林志玲在螢幕前也是化妝過後,卻沒有人會去懷疑她卸妝之後是否一樣令人心動。

今天在中正紀念堂剛巧碰到一個戶外表演:「千人胡琴」,第一個排面當然安排上幾位美女,她們也很自然的有化妝,來回看了數次才發現,天生麗質的美貌依然會在一片爭奇鬥豔之中脫穎而出,就像孔雀群中的天鵝(註)!這種美麗是可以長久注視依然心曠神怡的;反觀台北街頭的豔麗,儘管妝扮都是成功的,有流行品味的,乍看之下會被吸引,但擦身而過後已經忘了容貌,這只是我個人喜好的關係嗎?還是因為她們只是把流行穿在身上,而忘了發覺自身的獨特魅力?


5/7

回家真好,這就是充電吧!

這趟回家也確定了自己究竟想不想回澎湖服役,儘管出了門就不想回去,
回去了就不想離開,相較之下,我還是寧可放棄台北都市的便利,而選擇澎湖城
鎮的純樸與貼近土地的生活。


5/10

我該停在哪裡?

在市區漫無目的的騎車不再是一個放鬆身心的方式了,漫無目的這件事變的惶恐,再也不能隨意的只是看看一路上的風景,我必須決定要走哪條路,要停在哪裡。

多元的台北市,給人選擇自己要過什麼樣生活的機會,遺憾我們卻沒有上過一堂教育怎麼過生活的課,或者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,但我們都已經被環境折磨的失去它。

不能再毫無目的的選擇一本書來看,逛書店一直以來都只是「讓自己感覺良好,感染文學氣息,化身文藝青年」的一種消遣,如果硬要說那是一種找書的方式,那未免太沒效率,網路書店與圖書館都提供更方便確實的查詢管道,因此逛書店,不如就直說那是一種與書店內的人們互相慰藉娛(愚)樂的行為。何況想看的書早就累積長長一串,一直以來都跟政府單位消化議案的速率看齊。


5/12

態度決定高度,這是某汽車廣告的台詞吧!

態度,包含對自己的看法、信任、期待,這些因子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,也決定了別人如何看待你這個人。

重要的是,必須有準確的自知之明,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賺上億,但存款千萬並非不可能。沒有理由每個人都是帥哥美女,但喜歡照鏡子無可厚非,給自己高一點的目標,有壓力的要求,才能突破。


5/20

既然我享受著因為人群聚集才能帶來的藝術密集,我也許不該同時厭惡擁擠的台北,這個城市給我太多養分,我不該同時感到滿足又去詆毀它。

但我依然必須回澎湖。

我的見識、視野、興趣、理想、智慧等許多重要的特質都因為住在台北而達到第一個高峰,這城市帶給我許多人格的成長,但是沒辦法讓我平靜。就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感到不安,才能促使自己去接觸這麼多新鮮的事物,而現在我覺得夠了,只知道往天空伸長的樹,枝幹太細,容易夭折;該停下來尋求心靈上的平靜,凝視與沈澱這些養分,讓枝幹變的粗壯,更能承受風雨,我要回去。

6/2

我與流行真的是不同掛,至少與單單追求及彰顯富裕這部分格格不入。

品牌的價值,流行的趨勢,其實決定在一小眾團體而已,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具,卻非我必須認同的生活。

品牌迷思,在瞭解公關手法塑造品牌的過程後,會更容易破除。

No comments: